假公济私

词语解释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亦作:假公营私。
引证解释
⒈ 借公家的名义或力量谋取私人的利益。 《朱子语类》卷一三六:“太宗(唐太宗 )诛 建成 比於 周公 诛 管 蔡,只消以公私断之。
引周公 全是以 周 家天下为心, 太宗 则假公义以济私欲者也。”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明 董传策 《论严嵩欺君误国疏》:“他如筑堡修城之费, 嵩 皆假公济私,而献諂者又甘为侵润。”
《清史稿·兵志四》:“於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茅盾 《动摇》二:“攻击我的 倪甫庭,去年私卖 日 货,被我查出,扣留他三包糖,以此恨我,今天他假公济私,来捣乱来了。”
亦作“假公营私”。 《元典章·礼部一·进表》:“照得近年以来,在外诸司不详站赤生受指,以进表为由,假公营私,滥行给驛。”
清 朱克敬 《瞑庵杂识》卷一:“何谓‘摘疵’,求言既切,则言者必多,言之既多,则岂能尽善,甚而假公营私,饰词希进,未俗之弊,何所不有。”
臧克家 《裁员》诗:“应该先从他们开刀:渎职,贪污,假公营私,忘了公仆的身份。”
国语辞典
假公济私[ jiǎ gōng jì sī ]
⒈ 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私利。
引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济私,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
《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帮办人员假公济私,百端纷扰。」
近营私舞弊
反大公无私 廉洁奉公 公事公办 毁家纾难
※ "假公济私"的意思解释、假公济私是什么意思由中文学习之家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势必的反义词(shì bì)
当中的反义词(dāng zhōng)
苦难的反义词(kǔ nàn)
结合的反义词(jié hé)
藏匿的反义词(cáng nì)
客体的反义词(kè tǐ)
下班的反义词(xià bān)
生长的反义词(shēng zhǎng)
恶人的反义词(è rén)
秋色的反义词(qiū sè)
地方的反义词(dì fāng)
特殊的反义词(tè shū)
若即若离的反义词(ruò jí ruò lí)
开放的反义词(kāi fàng)
土著的反义词(tǔ zhù)
及时的反义词(jí shí)
恩人的反义词(ēn rén)
夏季的反义词(xià jì)
软化的反义词(ruǎn huà)
平庸的反义词(píng yōng)
充足的反义词(chōng zú)
虚张声势的反义词(xū zhāng shēng shì)
干戈的反义词(gān gē)
化装的反义词(huà zhuāng)
难过的反义词(nán guò)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