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山居二首
[唐代]:施肩吾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独鹤两三声,飞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幽居正想餐霞客,夜久月寒珠露滴。
千年獨鶴兩三聲,飛下岩前一枝柏。
去雁聲遙人語絕,誰家素機織新雪。
秋山野客醉醒時,百尺老松銜半月。
译文
隐居在山野想着那些餐霞的人,夜晚越来越长,冷月下露珠儿正在下滴。
这地方千年来只有孤独的老鹤啼叫过三两声,一棵松柏从岩石上飞斜下来。
大雁的声音渐响渐远人声也随着消失,是哪家的纺织机织出了像新下的雪一样的绸缎。
我这山野之人一醉醒来之时,百尺高的老松树正衔着半轮明月。
注释
幽居:隐居
绝:停止,罢了,稀少。
素:白色
机:纺织机。
野客:村野之人。多借指隐逸者。
衔:用嘴含,用嘴叼。
本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所写的七言诗。在诗中运用了“幽居”、“月寒”、“珠露”等词渲染了居住地点的气氛。用“千年独鹤两三声”、“去雁声遥人语绝”等句子说明孤寂和幽静。而“谁家素机织新雪”是妙笔,写景状物意境深远。
唐代·施肩吾的简介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 施肩吾的诗(201篇) 〕
明代:
张弼
吴淞江口海之堧,闻说留侯世业传。屯戍孤城无百雉,延师黉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垒,曲埼谁维吕政船。帖帖鲸波无个事,高歌长剑倚青天。
吳淞江口海之堧,聞說留侯世業傳。屯戍孤城無百雉,延師黉舍有三鳣。
晴沙自葺袁崧壘,曲埼誰維呂政船。帖帖鲸波無個事,高歌長劍倚青天。
元代:
柯九思
煖琼柔翠晓慵妆,香损鸳鸯瓦上霜。帝子愁多春梦远,佩摇明月近潇湘。
煖瓊柔翠曉慵妝,香損鴛鴦瓦上霜。帝子愁多春夢遠,佩搖明月近潇湘。
明代:
王鏊
歌中妩媚亦诚豪,覆体何人脱御袍。鍊石有方天可补,檿弧无验鬼空号。
参苓入笼还为用,稂莠当阶不受薅。南望河阳如在眼,青山无限白云高。
歌中妩媚亦誠豪,覆體何人脫禦袍。鍊石有方天可補,檿弧無驗鬼空号。
參苓入籠還為用,稂莠當階不受薅。南望河陽如在眼,青山無限白雲高。
近现代:
曾彦
飘泊诚堪叹,飞蓬离本根。艰危辞故邑,高逸隐吴门。
闻说芳兰地,都令野草繁。何时赋归去,同醉少陵园。
飄泊誠堪歎,飛蓬離本根。艱危辭故邑,高逸隐吳門。
聞說芳蘭地,都令野草繁。何時賦歸去,同醉少陵園。
清代:
黄遵宪
乌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耻帝秦。震地哭声涂地血,大东扶起一红轮。
烏呼碑下吊忠臣,蹈海人人恥帝秦。震地哭聲塗地血,大東扶起一紅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