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四
[清代]:刘鹗
归来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识字求封侯。少年意气极骄偃,谓当平步金变殿。
那知命舛百事难,茧生两足沙漫漫。有时或堕荆棘间,努力自奋终强颜。
归来乎,君不见功成一将万骨枯,髑髅之血犹模糊。
弓藏鸟尽杀韩信,几败公事骂竖儒。笑挥珊瑚示侈靡,岂意奴辈便吾珠?
诛夷封籍可胜道,北风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谁家,金谷楼台半芳草。
归来乎,故家猿鹤遮我留,布袍暖胜貂鼠裘。巾车乘兴寻绝壑,展席随意临长流。
周旋世事但鲇头,高节每慕晋宋俦。归来乎,及早归。
生涯虽薄今尚存,尧舜不必吾侪论。携书稳读牛背日,领鹤閒种芝田云。
作劳暮归正当酉,击缶呜呜呼斗酒。
歸來乎,我生今踰四十秋,始悔識字求封侯。少年意氣極驕偃,謂當平步金變殿。
那知命舛百事難,繭生兩足沙漫漫。有時或堕荊棘間,努力自奮終強顔。
歸來乎,君不見功成一将萬骨枯,髑髅之血猶模糊。
弓藏鳥盡殺韓信,幾敗公事罵豎儒。笑揮珊瑚示侈靡,豈意奴輩便吾珠?
誅夷封籍可勝道,北風吹山山欲倒。平泉木石又誰家,金谷樓台半芳草。
歸來乎,故家猿鶴遮我留,布袍暖勝貂鼠裘。巾車乘興尋絕壑,展席随意臨長流。
周旋世事但鲇頭,高節每慕晉宋俦。歸來乎,及早歸。
生涯雖薄今尚存,堯舜不必吾侪論。攜書穩讀牛背日,領鶴閒種芝田雲。
作勞暮歸正當酉,擊缶嗚嗚呼鬥酒。
唐代·刘鹗的简介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 刘鹗的诗(249篇) 〕
清代:
屈大均
先臣勋在太常中,特简慈孙为报忠。恭谨已知齐万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台关险,大府南开涨海雄。父老最能歌别驾,王祥看与使君同。
先臣勳在太常中,特簡慈孫為報忠。恭謹已知齊萬石,循良自可得三公。
名城北枕台關險,大府南開漲海雄。父老最能歌别駕,王祥看與使君同。
清代:
毛士钊
斑文浮点点,一片认鱼皮。冒鼓声鞺鞳,藏弓服陆离。
蒸成鳞已脱,剔去骨无遗。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斑文浮點點,一片認魚皮。冒鼓聲鞺鞳,藏弓服陸離。
蒸成鱗已脫,剔去骨無遺。至味都包裹,真堪佐酒卮。
明代:
李开先
昼读兵书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时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骄力请和。
晝讀兵書夜枕戈,少年猛士出三河。
乘時欲取封侯印,可奈天驕力請和。
明代:
张弼
白雁风高秋气凉,画船渺渺旆央央。张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篱边菊正香。
稽首不胜恩浩荡,推冠一任鬓沧浪。何时骑马来寻访,榄叶阴中吸荔浆。
白雁風高秋氣涼,畫船渺渺旆央央。張翰江上莼偏美,陶令籬邊菊正香。
稽首不勝恩浩蕩,推冠一任鬓滄浪。何時騎馬來尋訪,榄葉陰中吸荔漿。
宋代:
方岳
雪花飞尽江头芦,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与留须臾。
雪花飛盡江頭蘆,秋崖有屋窗未糊。
嗅梅自可了孤寂,燃竹相與留須臾。
宋代:
周紫芝
水远山长何处去,欲行人似孤云。十分瘦损沈休文。
忍将秋水镜,容易与君分。
水遠山長何處去,欲行人似孤雲。十分瘦損沈休文。
忍将秋水鏡,容易與君分。